Purple.

转载 | 2024十大“单身-非婚权益”事件

Cover Image for 转载 | 2024十大“单身-非婚权益”事件
单身&非婚权益小组
单身&非婚权益小组

转载 | 2024十大“单身-非婚权益”事件

** # RightsOutsideMarriage # **

大家好,新年快乐!

前段时间后台收到网友发来的来信,问道:“后续还会更新吗?”答案是:更新!尽管小组成员忙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还是在年底启动了“单身- 非婚10大事件”评选工作。如今女权议题虽引起广泛关注,但缺乏深入的讨论,单身/非婚群体的权益因其边缘性更需持续发声。经过多轮研讨,我们从最初提名的26个事件中筛选出了2024年10大事件。

为博采广纳,避免疏漏,我们在文末设置了 ** 投票环节 ** ,请大家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 ** 3个事件 ** ,如果另有推荐入选的事件,也请在 ** “留言区” ** 告诉我们,谢谢!

以下就是我们对这些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陈述与点评:

** 1 **

** 《热辣滚烫》等影视剧引领单女叙事 **

事件回顾


2024年春节期间,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以34.6亿票房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该片讲述一位单身女性练习拳击的故事。2024年展现非婚女性生活的影视剧不少,如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涉及毗邻而居的单亲妈妈王铁梅与单身女性小叶的生活趣事;《出走的决心》改编自真人真事,描述一位女性如何逃离婚姻、在自驾游中找回自我;以张桂梅为原型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则讲述丧偶女教师投入山区女孩教育事业的光荣事迹。随着这类影视剧的热映,非婚女性的生活正成为影视圈的热点话题 。

点评

近年来以单身非婚女性为主角的影视剧不断出现,展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以前被忽略的这一群体得到关注和支持,有其积极意义。不过,也有人指出这类影片的制作与宣传有“恰女权饭”的现象,如讨论性别议题不够深入,流于肤浅与商业化,更多在迎合中产阶层新女性的情感需求。此外,一些影视剧的粉丝群体也有类似饭圈的表现,如对持异议的观众口诛笔伐乃至攻击, 却未能意识到单一的赞美对多元女性议题的讨论其实不利。

** 2 **

** 《从今以后》聚焦女同性恋生存困境 **

事件回顾


2024年5月,电影《从今以后》在香港上映,讲述一段跨越四十年的拉拉爱情故事,以其中一方突然离世引发的系列复杂问题,反映了同性恋群体面对的来自社会、家庭乃至法律层面的压力与挑战。该片在2024年柏林电影节上斩获泰迪熊奖最佳影片殊荣,在流媒体平台上线后更是迅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年度港片之一。

点评

我国没有同性婚姻,同性恋者无论有无伴侣,在法律上均为单身,在主流媒体中更不被看见,而这部电影为同性恋尤其女同的“可见性”增添了珍贵的一笔。然而,该剧仅在香港上映,内地影视中的同性恋仍不可见,电影《好东西》里两个直女假扮女同,对女同做了想象式的呈现,由于导演的主流异性恋视角还引发了一些性少数的不满。目前,内地同性恋主要在网上展现其生活,有影响力的同性恋事件也多涉及同性恋网红,如姬圈姬智女孩拉踩前任遭群嘲、gay圈陈十四诉男友“宠妾灭妻”等均一度成为社群八卦,但这些话题如异性恋一样充斥着对“小三”(第三者)的贬低,同婚合法化、同性伴侣财产归属等权益问题则少有深入讨论。

** 3 **

** 理想记发起网暴称江秋莲非婚生女 **

** “非婚妈妈”持续抗争四年, **

** 终于等来生育金 **

事件回顾


2024年9月23日,网红(原记者)理记在网上发文指责江秋莲(江歌妈妈),其中提到她最早的婚姻登记在2007年,而江歌出生于1992年,因此认为江歌为非婚生女,并说由于江秋莲当时的职业而无法认定江歌的生父。江秋莲对此做出回应,提供了江歌为婚生女的证据,但仍有部分网民不肯相信,继续对其发表攻击性言论。

点评

理记称江歌是非婚生女,是一种攻击江秋莲的手段,试图将网络讨论引导到江秋莲私生活混乱等无依据的臆测上,转移公众对江歌案后续争议的关注焦点。理记对江歌身世的质疑并没有充分证据,但他却言之凿凿,导致部分网友认为江秋莲道德“败坏”,尽管江秋莲后来公布了江歌为婚生女的证据,其个人形象仍受到负面影响。时至今日,女性还会因有几次婚姻、孩子非婚生而“人设崩塌”,反映了社会对不符合传统婚恋规范的女性的根深蒂固的贬低和排斥。

** 4 **

** 多位学者指出农村兴起女性 ** ** 离婚潮 **

事件回顾

**** 2024年9月26日,南风窗发表题为 《现在,农村,女性先提出离婚》的报道,称近年来农村地区离婚率持续上升。如在西南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离婚率自2019年起攀升,2022年时全县离婚总数的95%都发生在农村;在云南富源县,2020年农村离婚登记人数占比60%;在贫困的西北甘肃庆阳,2012~2018年的7年间,农村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诉讼离婚案件年均增加约250件;相对富庶的如顺德某工业化村庄,2009~2019年的10年间,离婚同样呈上升趋势。这些离婚以青年为主,婚姻持续时间短,提出离婚的主要是女性。《南风窗》综合多位学者的实地调研后指出,农村离婚潮导致农村夫妻、婆媳、亲子关系被微妙地重构,将带来深远持久的社会影响。

点评

研究者分析农村离婚潮的原因,如城郊女性受现代观念影响,希望丈夫更多参与育儿,在生育后容易与丈夫产生摩擦;远郊村中男性经济贫乏者居多,由于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农村女性有更大的择偶空间,对男方要求高,且男方外出务工后婚外情增多导致婚姻失败。农村女性由于在当下性别格局中的“稀缺性”,一定程度上逆转了在既有父权制结构中的弱势地位,拥有更多话语权,而婆婆则成为被挤压的一方。然而,单身不婚女性的权益在农村仍难以得到保障,浙江金华63岁的残障未婚女吕肖琴就是一例,她从1999年起申请批宅基地盖房,四处碰壁,后来“违规建房”又遭遇停水,因坚持维权一度被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农村女性的离婚潮带来农村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女性的非婚状态可能因此延长,但如何将法律保障的农村非婚女性享有的土地权等平等权利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5 **

** 脱口秀演员唐香玉被誉为无冕之王 **

事件回顾


2024年10月19日,《喜剧之王单口季》迎来总决赛,该节目荣登2024年爱奇艺综艺热度值Top1,具有很大影响力。脱口秀演员唐香玉参加了这次比赛,她擅长用幽默的形式、通过生活细节来探讨女性的成长议题,素材多来自其个人经历,如调侃自己的剩女身份、讲述如何被催婚等,反映了社会对大龄单身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这次比赛中唐香玉排名第六,未能进入前五,但她的表演深得观众喜爱,被一些人誉为无冕之王。

点评

唐香玉的脱口秀打破陈规,建构了一个坚强乐观的大龄单身女性形象,可谓对传统观念(女大当嫁)的挑战,具有积极意义。她能在众多喜剧演员中脱颖而出,得到公众认可,可见社会对单身女性的接纳度有所提升。唐香玉不是个案,脱口秀女演员中不乏大龄单身女,如李雪琴、杨笠等,其中杨笠因调侃“普信男”引发争议,导致今年的京东商业代言被抵制,她的遭遇说明不少男性对这类“非传统”、看不上普信男的单身女性有强烈反感,凸显了男女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个别脱口秀男演员的低素质上,如杨波因出轨被曝光就怒而公布女方信息,攻击其“知三当三”,体现出某些男性惯于在非主流亲密关系中卸责和贬低女方的恶习。

** 6 **

** 单女沙白赴海外实施安乐死 **

事件回顾

2024年10月24日,患有红斑狼疮、后导致肾衰的43岁单身女性沙白在父亲陪同下在瑞士某机构实施安乐死(实为“协助自杀”),此事在网上引发讨论长达数月。沙白是一位居住在上海、收入颇高的英语托福老师,常去国外旅游,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然而另一方面,她患病长达23年,需长期忍受病痛和治疗带来的痛苦,最终自主选择离世。这场全网大讨论中包含不同的声音:有人钦佩她敢于赴死的勇气,也有针对她的各种批评。

点评

我们在此不讨论沙白对待疾病的态度,而主要分析对沙白的批评有无对单身女性的苛责与歧视。沙白说自己太爱自由、不适合婚姻,但不少人认为她不顾父母,“未免自由过了火!”传统社会期望女性在面对重大决策时首先考虑“家庭责任”,即父母、配偶或子女的需求,因而沙白的行为被视为“自私”。尽管沙白说自己选择安乐死也是为减轻父亲的负担,这种考量却被有意忽略,单纯将其解读为“逃避责任”,凸显了社会对不符合传统家庭道德、具有强烈生命自主意识的单身女性的厌恶。此外,一些批评指向她的私生活,如认为她不惜耽误治疗也要追求美丽,为“媚男”而“服美役”,“被西方性爱自由的价值观洗脑”,也隐含着对偏离传统婚恋观的单身女性的歧视。

** 7 **

** 原配诉第三者返还丈夫转款被驳回 **

事件回顾

据红星新闻2024年10月25日的报道,中国裁判文书网不久前公开一份判决书,贵州男子刘某和肖某婚后,又与张某生育一儿一女。肖某因丈夫刘某向张某转账提起诉讼,索还42万余元,庭审中又变更为52万元。法院一审认定张某从刘某处取得的财产属夫妻共同财产,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判决张某返还44.5万余元,张某不服提起上诉。六盘水中院二审认为,刘某与张某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应受到负面评价,但具体到本案款项是否返还,根据现有证据可认定刘某与张某共同生育两个孩子,且刘某承认所涉款项有其自己使用的部分,还有生育孩子及孩子生病治疗的费用,而刘某需对孩子承担抚养义务,故不足以认定刘某向张某转款的行为系赠与。据此六盘水中院作出二审判决:撤销原判,驳回肖某的诉讼请求。

点评

婚外关系被认为违背公序良俗,其中第三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原配向第三者主张返还丈夫所给财物大多得到法院支持,甚至在第三者育有子女的情况下也不例外。此外,第三者的财物如被非婚伴侣肆意挥霍或转给其婚内伴侣,诉求返还也常被驳回,因法院认为非婚关系不正当,由此产生的债务就不受法律保护。在这样的司法现状下,驳回原配的诉求实属不易。我们认为,婚外关系虽不容于传统道德,但与婚姻类似、均属于亲密关系,其中个人权益仍需保障,在育有子女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子女的权益。因此,在婚外关系引起的财物纠纷中,无视具体情况一律判第三者返还是不公正的,应考虑非婚伴侣是否有共同生活、互相扶持及育有子女等情况,保障其中弱势方的权益。

** 8 **

** 为“第三者”辩护的作家琼瑶离世 **

事件回顾


2024年12月4日,琼瑶在台湾新北市的家中离世,享年86岁。在琼瑶的一生中,因与平鑫涛的婚外恋(后来才结婚)一直承受着“小三”的污名,她的《新月格格》《水云间》《一帘幽梦》等涉及三角恋的作品也不时被拿出来做为“毁三观”的批判。此前,琼瑶与平鑫涛的子女因插管治疗和遗产等发生过争执,她死后继子女不吊唁不送葬,都一度成为社会新闻。

点评

琼瑶是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事业上非常成功,私人生活则因第三者的污名持续被审判,她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在替第三者辩护,第三者的身份可谓伴随了她的一生。琼瑶的离世并没有终结有关第三者的争议,民众津津乐道于其中的原配、小三之争,乐于看到其丈夫对她非真爱而是利用的分析,说明社会对第三者的歧视仍在。当下社会充斥着对女性“恋爱脑”的抨击和对大女主叙事的期待,琼瑶的纯爱叙事逐渐式微,但舆论执着于把琼瑶的家事当成宫斗剧来剖析,凸显了一些人对女性“雌竞”的恶趣味。

** 9 **

** 陕西某法院设置45天诉讼离婚冷静期 **

事件回顾


据封面新闻报道,2024年12月12日,因长期受家暴提起离婚诉讼的陕西女子周燕(化名)收到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法院“强制冷静”45天的通知书。经证实,早在2023年7月起,商州区法院便已出台和施行“诉讼离婚冷静期”。此事被报道引发舆论后,商州区法院联系周燕了解案情,告知她会加急处理。

点评

“离婚冷静期”出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适用于协议离婚,时长30日。针对该制度不利于保护受家暴者的争议,民政部的回应是遭遇家暴可向法院起诉离婚。然而,“离婚冷静期”的制度实践本就源于家事审判改革,目的是避免冲动离婚、减少司法诉讼压力。201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文件规定“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尽管该规定的合法性备受质疑,但并未影响到各地实践,只是这次法院未考虑到“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置条件,有违规嫌疑,网上的反对声浪则凸显了公众对“离婚冷静期”的不满情绪。与之相对的是,未来结婚将更容易,8月13日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中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并取消了对登记地域管辖的规定。婚姻的易进难出,可能导致女性更多地选择不婚。

** 10 **

** 北大毕业86岁不婚奶奶接受采访 **

事件回顾


2024年12月28日,一位86岁不婚奶奶接受抖音博主“北京大明”采访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精神矍铄,回顾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从北大化学系毕业后,她成功攻克“稀有元素的分离提纯”难题,荣获科技二等奖,为国家星火计划做出贡献。因全身心投入工作,她不婚、无子女,目前与妹妹共同生活。然而,随着妹妹的丈夫失能,妹妹无暇顾及她,期待她能搬走,她无奈地表示“无路可走”。网友对此看法各异,有人表示同情,也有人认为她“咎由自取”,不过多数人称赞老奶奶的职业成就,认为女性价值不应以婚姻和家庭为衡量标准。

点评

在中国,养老多在家庭内部解决,老人依赖子女或配偶来提供生活保障和照料,因此这位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老奶奶在晚年成为社会支持体系的“盲点”。尽管不少网友认为,比起要照顾失能丈夫的妹妹,奶奶的生活质量更高,但这无法掩盖她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妹妹想让她搬离,大概也因为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高于姐妹,需优先照料自己的配偶。此外,老奶奶的困境也许还要追溯到她年轻时,因单位分房制度通常优先考虑夫妻,其次是男性(便于他们娶妻),单身女员工很难拥有独立居所。近年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单身女性养老的问题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 结语 **

过去一年中,有不少涉及女性权益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也因此进入我们的视野,如冬妮指控李松蔚性侵案后续、吴柳芳“擦边”被禁、“胖猫”事件引发“捞女”审判、山西和顺女硕士“被收留”、史航诉小默名誉侵权胜诉等,但由于这些事件与单身- 非婚议题没有直接关联,最终未能入选。不过,这些事件均涉及到具体的单身-婚女性,她们的权益保障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如果你还有其他推荐入选的事件,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谢谢!

** # We are... # **

我们是一群关注并积极支持“单身- 非婚”权益的女权主义者,因为深感在既往的年度性/别事件或相关事件评点中,单身者和非婚关系者(尤其是关系中女性)的权益常被忽略,甚至被反对,这种现象应该有所改变,因此联合起来对此进行倡导。希望我们对这些相关事件的整理和点评工作,对于推进“单身- 非婚”权益、改变公众的认知能有所助益。

“单身-非婚”权益小组的成员:

(按照首字母排序)

大炜巴宇,女权主义者,单身,心理老师。

饭饭,女权主义者,单身,现居加拿大。

Lei,女权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现居北京。

马夫人,女权主义者,《单女之声》主播,现居上海。

voiceyaya , 女权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单身,猫妈妈,现居上海。

竹子,女权主义者,双性恋,Belonging Space主理人,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