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ple.

紫外推荐|妇女节书影音

Cover Image for 紫外推荐|妇女节书影音
原来叫purple的
原来叫purple的

紫外推荐|妇女节书影音

** 引言 **

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Purple征集了一些与女性相关的电影、书籍与音乐的评论,大家可以以此为参考为自己搭建一个避风港,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希望读者可以由此更加深入地探索自己,看见更多女性书写文化,探索一种父权制之外的可能~

** 电影/电视剧 **

** 石门 **

** Stonewalling **

** (2022) **

** ---- **

** 黄骥、大塚竜治 **

推荐人:咖喱拉面

在《石门》沉寂、凝重而琐碎的一幕幕日常场景中,我切身地感受到了片中主角生活的煎熬、痛苦和荒诞。如同万千蚁族毕业生一样,求职季的她在珠宝店的 T 台上走秀,在漠然、木讷而赤裸的观众凝视下将视觉的、情欲的身体商品化;或是,被要求在酒店房间里接受面试,被告知自己的英语不够好,不够上进,不过因为自己学的空乘专业「美女多」,而变成了优势;抑或是,在卖卵女性的集体宿舍里当管理员,负责照料这些被商品化的生育的身体,让备受追捧的「异域风情」ethnic minority 的年轻女孩们每天喝一罐牛奶……面对这些光怪陆离的场景,我切实感受到了片中主角被无数双看得见看不见的手拖入虚无的海洋的窒息感。性别、新自由主义秩序与 ethnicity 的网络交叠,而本片则直白地向我们展示了身处其中的个体女性的具体处境。

** 橘色 **

** Tangerine **

** (2015) **

** ---- **

** Sean Baker **

推荐人:咖喱拉面

趁着导演今年的奥斯卡获奖提一提他(居然已经)十年前奇特的 shot-on-iPhone drama film。Sean Baker 以其对边缘人群的关注闻名,而这次 iPhone 镜头对准的则是 west hollywood 的黑人跨女性工作者、chaser 斯拉夫裔的士司机和拉丁裔帮派混混。摇摇晃晃的手机镜头伴着强劲的鼓点跟着脚蹬高跟、大步前进的两位闺蜜 pan 过 west hollywood 的街头——她们的目的是追查其中一位男友出轨的证据,以及邀请街上的其他跨女朋友来看另一位在酒吧的圣诞夜表演。万万没想到,表演近乎无人光顾,而追查到最后才发现男友居然是和身边的闺蜜出轨了。一番风风火火的撕逼大战之后,一位主角一气之下在路边随便应召,结果被泼了一身的不明液体,而始作俑者狂笑着驾车扬长而去,留下一堆辱骂跨女的脏话。闺蜜究竟还是闺蜜,两位来到洗衣店,卸下假发和妆容,脱下臭烘烘的衣服,在圣诞夜洗衣店的长椅上依偎在一起。当然,drama 远不止这些,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些鲜活、真实、时而爆笑时而苦涩的有色跨女生活,能看出导演为这部作品做足了前期调查和社群融入;更为难得的是,片中几位跨女主角都是由跨女(而不是直人!)素人出演。

** 绝望写手 **

推荐人:MadRock

这部剧的好,在于它展示了一种多元价值共存并逐步走向互相理解的世界。它讲的是一个因为在社交网络上说错话丢了工作的年轻女性,不得不给一个过气脱口秀女演员当编剧的故事。编剧是女双性恋,脱口秀演员是直女,有一点女权意识,但骨子里很传统,理解不了LGBT。她们俩在共事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矛盾,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奇妙的连接。直到有一天,女演员得到一次和一帮成功男演员聚会的机会,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一天。然而在闲谈中,她听到这帮老朽的男人用他们老朽的价值观取笑同性恋,她忍不住站了出来,而她的发声也让她失去了融入这个团体的机会。最后,她连夜逃离了这里。回到家里,她哭着指责年轻编剧:都是因为你,让我无法再保持沉默!这是这部剧里,我最感动的一个瞬间。我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多一些这样的瞬间。

** 冷酷祭奠 **

** La Cérémonie **

** (1995) **

** ---- **

** 夏布洛尔 ** ****

推荐人:困头

本片聚焦于劳动阶层的女佣Sophie和邮局职员Jeanne之间的共谋友谊,以及她们与雇主之间阶级矛盾产生的张力。表面上,雇主全家都对Sophie十分礼待,询问她是否对住的房间满意、主动提出帮她付钱学车;但这并不能遮掩两者之间本质的阶级差异,所谓的礼遇更像一种施舍,两者不能在同一时间到餐桌上吃饭,男女主人给女佣买了电视机只为安抚她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而Sophie对于雇主家则始终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她从不和雇主说太多关于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影片的关键线索——Sophie不识字的秘密。Jeanne和雇主女儿都发现了这个秘密并提出给予帮助,而Sophie回应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她接受了Jeanne的帮助并且这成为二人友谊进一步加深的契机,却对雇主女人绝对地抗拒并被进一步刺激向雇主家施展报复。本片中的女性友谊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Sophie和对雇主全然敌视的Jeanne成为冷漠隐忍和暴力叛离的一体两面,作为合格女性象征的优雅的女主人、不满父亲独断的女儿也与身为劳动阶级的两位主角构成对照组。影片最使我受启发的是对精英主义女权的警醒,同为帮助,女儿提出的方案是教Sophie认字,这是一种以规范为中心的改造;而Jeanne只是为她读报、读购物清单,在友善的同时使对方保有自我维系的权利。

** 俗女养成记 1&2 ** ****

推荐人:清铁

总体来说轻松又活泼,因为是台剧,所以讨论的话题会涉及东亚女性身份困境,其中一些情节或许与部分朋友的生活较为贴近,第一部就像中年未婚未育辞职女性的一场梦,第二部则慢慢揭开了三代女性之间特殊的联系与传承。依照世俗标准扮演一辈子好女人的阿嬷在深夜背对着“不乖巧”的孙女轻轻说,你知道吗,其实阿嬷很羡慕你,你要继续这样勇敢地活。三代女性的托举就这样轻轻完成了,原来我们都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俗气故事里被家暴的表姐,丈夫精神出轨心碎的母亲,未婚先孕的主角,一起上路,驾驶在台南的公路,穿梭在丛林,一步步找寻自我,最后对搭讪的轻佻游客郑重说:we are not girls, but women(我们不是女孩,而是女人)。

** 我们在这里 **

** (2015) **

** ---- **

** 三木、石头 **

推荐人:小狗

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0周年纪录片,聚焦于世妇会中的女同性恋。95世妇会过去快30年了,这部纪录片也已经十年了,片中人说“相信十年后会更好的”。不,现在只是更糟糕。后疫情时代的activist们回望曾经,会怀念地感慨那是“逝去的好时光”。good old days

** 好东西 **

** (2024) **

** ---- **

** 邵艺辉 **

推荐人:小狗

《好东西》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有许多让我喜欢和感动的地方:月经能正大光明地在饭桌上讨论,处处可见的女性互助(女语文老师鼓励小孩、铁梅帮小叶摆脱尾随男、铁梅鼓励女记者创作……),对男性直接的调侃和讽刺,各种女权名言和名人的致敬,性少数的可见度……我最喜欢也最感动的细节是对疫情创伤的展现(囤积物资、家里种菜、网课、明天会更好、出国旅游)。它很轻描淡写,让人感觉心脏被小孩的鼓槌轻轻敲了一下。一些不能被官方暴力抹去的伤口被触动,如同隐秘的暗号。这是不能被忘记、不能被忽视的,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城市。这样的表达珍贵而又温暖。

** 还有明天 **

** C'è ancora domani **

** (2023) **

** ---- **

** 宝拉·柯特莱西 **

推荐人:小狗

结尾令人惊喜,如果她真的去私奔我会很失望,没想到是去投票。倒推回去,前面的伏笔一下子明晰起来——扫地阿姨神秘的表情,准女婿的母亲饭桌上的谈话,投票海报……“我手握选票,如同手握情书那样。”初恋私奔的承诺算什么,那张选票才是她真正的情书,也是她真正想要奔向的未来。让自己免于家暴、让女儿可以读书上学的未来,她要自己去争取,不靠别人拯救。不同阶级、代际和年龄的女性的联合也很感人。

** 女人们的谈话 **

** Women Talking **

** (2015) **

** ---- **

** 莎拉·波利 **

推荐人:小狗

前来人口普查的小车提醒观众:是的,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而不是中世纪封建时期。是的,这里有着父亲未知的孩子,他们的降生甚至都不曾经过母亲同意,而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影片中几乎没有男性,而男性无处不在。他们伤害,他们离开,他们回来,他们酗酒….她们容忍,她们争论,她们思考,她们抗争…女人们的谈话,一位男性倾听并记录。有几句台词很戳我….

-Is there such a thing? A forgiveness that is not good?

-Perhaps forgiveness can in some instances be confused with permission.

** 一个唱,一个不唱 **

** L'une chante, l'autre pas **

** (1977) **

** ---- **

** 阿涅斯·瓦尔达 **

推荐人:吴新

女性导演阿涅斯·瓦尔达献给自己女儿的电影。影片中,一位立志成为歌手的女青年Pauline和一位已有身孕的农村姑娘Suzanne,在一次短暂相遇后各自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歌声与生育两种看似不同的选择,却意外地塑造了互为镜像的一组女主人公,她们一外一内地践行着看似由自己掌控、实际上却只是潜伏于父权制之下的人生。好在导演是女性,她明白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呈现“女性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一议题,分道扬镳的二人最终因共同争取女性堕胎权再度相遇,她们由规训转向抗争,由被动走向主动,使这部电影并非一次虚幻的银幕狂欢,更是走出银幕,成为瓦尔达对未来女性主义运动的期待。

** 阿涅斯的海滩 **

** Les plages d'Agnès **

** (2008) **

** ---- **

** 阿涅斯·瓦尔达 **

推荐人:吴新

女性导演瓦尔达的后期作品,如果与她早年的作品一同观看会发现一种隐性的革命姿态。她一生的创作可以看作女性由产生身份自觉、开始反抗再到独立的过程,在这部影片中,其个人风格完全成型,她将其早年作品和当下的生活进行了一次大型拼贴,多年来刻画的女性形象经由其面向镜头的真诚述说完美串联。当这一汇聚了瓦尔达一生的艺术思考和女权斗争的影像以当下的眼光再度解读之时,能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影像的气质,她用一生的创作书写了一次伟大的女性主义革命。

** 泳者之心 **

** Young Woman and the Sea **

** (2024) **

** ---- **

** 乔阿吉姆·罗恩尼 **

推荐人:Alex

特别好的妇女节展片。仍然清晰记得一个人坐在影厅最后一排,在激昂bgm的作用下数次落泪。整篇电影贯穿着“women help women”,从母亲自掏腰包供两个女儿学游泳,到姐姐毫不犹豫跃入冰冷海水给妹妹鼓劲,不论多黑暗的时代总有一群女性在互帮互助中照亮希望。Trudy也凭借自身努力打破了男性主导赛事的陈旧叙事,彰显女性力量。希望这种片子能越来越多,相信“妇女能顶半边天”。

** 钢琴课 **

** The Piano **

** (1993) **

** ---- **

** 坎皮恩 **

推荐人:困头

她不能用言语说话,钢琴是她内心向外吐露的唯一媒介。她的瘦弱、黑色、冷冽,和对原始欲望的渴求,构成了她在坚持独立精神与婚姻必将剥离她这个部分之间的挣扎。不过我个人有点不喜欢结局,因为爱她扔掉了钢琴,或者说我不喜欢这个解读,更恰当地说是她不再纠结于这架钢琴,缠绕她的绳子何尝不是象征着作为实体的钢琴也是束缚她的枷锁,从此她走向更自由的自我。

** 阿黛尔的生活 **

** La Vie d'Adèle **

** (2013) **

** ---- **

** 阿布戴·柯西胥 **

推荐人:困头

寸不己我就是太爱蓝色头发的蕾老师了!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逢我个人自我认同探索的初期阶段,对Adele懵懂中的茫然十分感同身受。我想无论作为女性,还是lgbtq+,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对世界的种种不解和无措吧,就像那片蓝色的一望无际的大海,我只是冰凉海面上的流浪者。

** 琳达想吃鸡肉! **

** Linda veut du poulet! **

** (2023) **

** ---- **

** 塞巴斯蒂安·劳德巴克 / 奇娅拉·马尔塔 **

推荐人:Raven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住在工人社区的单亲妈妈和她的小女孩,令我突然想起童年时非常喜欢的《请到我的烟囱街来》,喜欢这部电影的一切,爱里面每一个人。因为父母外出罢工而导致主角生活的一整个工人社区统治权都落在孩子手里这种背景实在是,太可爱了。社区里的孩子是勇敢的,反叛的,更加好胜和有决心,而大人则时不时显得胆怯和冒傻气,非常喜欢这种塑造,而且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也更接近现实。看完让人想亲亲琳达,也亲亲妈妈。

** 图书 **

** 看不见的女性 **

** Invisible Women **

** ---- **

**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

推荐人:清铁

很好读,作者用冷静的口吻借用数字和事实道出女性作为当下“第二性”的“证据”。思考的前提是be aware。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许多女性同胞可以减少焦虑,有时并非你太敏感、并非是你的能力不足够承担日常生活的重负,在不平等的高压下努力生活的你已经很棒了;本书也为更多女性同胞提供一些新的想法,为了生活在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 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 **

** 我不想知道的事 **

** 生活的代价 **

** 自己的房子 **

** ---- **

** 德博拉·利维 **

推荐人:cici

《我不想知道的事》《生活的代价》《自己的房子》分别以作者的个人经历讨论女性与写作、家庭生活和私人财产,比如影响她小说创作的童年经历,在离婚和母亲离世时思考女性的生活自由,以及在世界各地生活与写作中寻找自己的房子。能够读到对个人经历平实地描述、一些精妙的讥讽,也就证明了写作、个人空间与财产的重要性。

** 音乐 **

** Peur des filles **

** ---- **

** Tako Tsubo **

** L’Impératrice **

链接: https://music.163.com/song?id=1825768874&uct2=U2FsdGVkX1+kbGwdHAyw0ZcFbKK2F4AxKCohBx4xdFI=

《Peur des filles(女孩叫我害怕)》来自法国乐队L'Impératrice在2021.3.26发布的专辑《Tako Tsubo》。非常好的歌词,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一些不去主动了解而只单单扁平、标签化地认知女性的男人们,在看到女性们散发出不符合他们刻板印象里气质时而流露出的恐惧与担心。主唱轻盈的声音和戏谑轻快的旋律发展很能让我感受到这一切都是有多么的荒唐。

** Kelsey Please **

推荐人:咖喱拉面

链接: https://kelseyplease.bandcamp.com/

Support your local trans girl artist!!! YAYYY 喜欢 synthpop postpunk 的朋友可以听听!

** Saturn Through My Telescope **

推荐人:咖喱拉面

链接: https://saturnthroughmytelescope.com/

Support yet another local trans girl artist!!! YAYYY 喜欢 postrock postskramz 的朋友可以听听!

** 我的美丽与哀愁 **

** ---- **

** 彭羚 **

推荐人:困头

来推荐下cantopop,这首歌由女性填词人何秀萍所作,写的是月经为女性带来痛苦与成长,“从脆弱过渡坚强,怯懦走到开放”,也折射出破除保守社会风气的一束光。另外,同为彭羚演唱的《要多美丽有多美丽》(As beautiful as you want)虽然歌词内容并非全然指向女性,但个人觉得这句话当作妇女节slogan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 Into the Wild **

** ---- **

** Shylah Ray Sunshine **

推荐人:清铁

从事灵性工作的朋友推荐给我,I've been a warrior and I know why(我知晓我为何从来身为战士)。曲调慵懒却拥有母性力量感,野性且从容。我们赴身荒野,我们带来和平与希望。

** 女性和她们那些互为谜底的歌 **

** ---- **

** 网易云歌单 **

推荐人:Raven

链接: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8636118730

想要推荐一个网易云歌单,叫《女性和她们那些互为谜底的歌》歌单里所有歌都是由女性创作和演绎的,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女性的歌内核往往是互通的,尽管互不相识,但她们的歌像棱镜一样总可以折射出互相的思想和处境 。同时,一位女性创作者所抛出的疑问也往往能在另一位的创作中得到印证或解答。歌单里包含了不同文化背景和自我认同的创作者所创作的音乐,真的很适合妇女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