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朋友,1场对话:聊聊那些不常谈的“尖锐”话题

转载|4对朋友,1场对话:聊聊那些不常谈的“尖锐”话题
编者荐语:
感谢镇镇的引用。“发现生活中微暴力的瞬间,不被麻痹,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绪,才能让这台名为偏见的永动机停顿一刻。”
以下文章来源于镇镇的彩虹 ,作者你们的镇镇
镇镇的彩虹 .
彩虹暴力终结所,于2016年6月25日成立,为性与性别少数群体提供性别暴力直接干预服务,包括针对性倾向、性别表达、性别认同的歧视和暴力。镇镇作为终结所吉祥物,守护着LGBT+人士。

11月25日至12月10日 是由联合国发起的“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旨在预防和消除性别的暴力,呼吁和鼓励大家重视性别暴力。
今年的16日行动,彩虹暴力终结所以“揪出生活中的微暴力”为主题, 聚焦“隐身”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看似轻微却总是带来刺痛的“微暴力”!

-Trigger Warning:歧视性言论-

“你出去,这里是女厕所。”
“过度健身吸引同性。”
“我不敢在拉吧说自己是双”
“婉拒娘gay/铁T”
“这个拉拉群禁双”
这些声音,你熟悉吗?
如果你曾因生活中类似的刺耳声音感到不适,镇镇告诉你:你并不是孤身一人。以上所有,都是今天视频中接受访谈的伙伴们经历过的真实的微暴力。
本次16日行动,我们邀请了四组多元性别社群的伙伴来到镜头前,ta们是朋友,也有些差异。
无性恋 & 有性恋
顺性别 & 跨性别
异性恋 & 同性恋
同性恋 & 双性恋
当身份之间存在差异时,朋友间的对话是否会出现微暴力? 即便如此,不同的我们是否依然能够理解与接纳?
生活中朋友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那些“令人窒息”的话语和行为,那些被“排除在外”的瞬间,那些被“贴上标签”的经历——ta们是如何面对,作何感想,又会产生怎样的思考。
视频中的对话是基于参与者对日常生活经历的真实再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多元性别群体的真实处境。
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
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 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和我们一起共同推动有意义的讨论。
更多精彩,请戳今天的视频

微暴力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名为“偏⻅”的永动机持续地运转[1],
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瞬间成为微暴力的施害者。
也可能在某些时刻被“微暴力”刺痛,
发现生活中微暴力的瞬间, 不被麻痹,
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绪,
才能让这台偏⻅的永动机停顿一刻。
再次感谢每一位愿意参与对话的拍摄者(排名不分先后):
蓝莓&L
桶桶&白谦
八月&刀⻥
茄子&吉尔卡布
镇在预告:
每组伙伴都还会有独立的对话成片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