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22中国多元性别权益大事记

转载|2022中国多元性别权益大事记
** 2022年, LGBTQ+在经历什么? **
2022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轻松的一年,而对于多元性别群体而言,这一年或许更加艰难。
我们见证了部分 ** 影响性诉讼 ** 的宣判,也看到一批新的 ** 多元性别法律争议 ** 的产生,尽管有些案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绝大部分都以败诉告终。
我们见证 ** 《妇女权益保障法》 ** 修订通过并在新年生效,也看到 ** 性别重置技术 ** 迎来新规,跨性别者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我们也看到一个个年轻的孩子,或因 ** 性取向、性别表达 ** 被社会划出一道道伤口,或因 ** 勇敢 ** 而付出不该由ta们付出的代价;一部部 ** 影视与书籍 ** ,或被删减成和原本不一样的样子,或从自由的市场被迫消失……
在本期推文里,我们将一整年中与LGBT+群体权益相关的大事件打包,为你总结2022年中国大陆多元性别权益领域的动态与进程。
2022 LGBT+大事记总览

案件与诉讼
01 长隆野生动物园情侣票案二审败诉
——情侣票可以没有“情”,但必须一男一女
** 【关键词】同性伴侣 人格权 法律保障 **
2021年5月21日,当事人宋泽尘与女友Dophia通过“携程” 购买了“情侣票”并欲以同性情侣身份进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以下简称广州长隆)游玩时,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拒绝。在沟通中, ** 长隆工作人员辩称情侣票仅限“一男一女”使用。 ** 5月25日,携程上的购票页面已下架了「情侣票」,而飞猪上出售的「情侣票」已变为「1日门票(1男1女)」。随后,当事人将长隆、携程以服务合同纠纷为由起诉至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2022年5月23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广州长隆已在约定中明确表明“情侣票”的适用范围,且这种设置并无不妥。由于原告无法证明约定条款无效,故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2022年8月31日,上海一中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一审法院判决于法有据,维持了原判。

短评
广州长隆将「情侣票」限定为一男一女,是对LGBTQ+群体显而易见的忽视和歧视,而后续将情侣票更名为“一男一女票”的行为,其傲慢更是展露无遗。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一条款 ** 排除了性少数消费者的权利 ** ,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然而法院认为长隆公司基于“情侣票”的性质设定一男一女的适用范围并无不妥,并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这反映出我国法律普遍意义上的 ** 反歧视法的缺失 ** 以及 ** 司法实践中性/别意识的落后 ** 。
长隆案也体现出渗透在生活中的异性恋霸权——异性恋的关系模式在消费领域被默认为范本,而同性伴侣的正当权益则被忽视。这也是本案的价值所在,正如郭晓飞教授对此案的评价所言:“慢慢地,在将来,不管是婚姻、消费还是就业领域,只要跟伴侣相关的, ** 主流社会都需要去回应「伴侣不限定于一男一女」的问题 ** ,这个公开的回应本身就是让霸权从隐形走向显性。”
02 全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一审败诉
——不想结婚,只想生个孩子可以吗?
** 【关键词】单身女性 生育权 **
2018年11月,徐枣枣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科咨询冻卵事宜,医院表示无法为单身女性提供冻卵服务。为了捍卫自己的生育权,徐枣枣以“一般人格权纠纷”起诉首都医科大学妇产医院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院先后于2019年12月、2021年9月进行庭审。
2022年7月22日,朝阳区法院认为,徐枣枣作为单身女性,在本人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以延迟生育为目的向北京妇产医院提出的冻卵服务要求,并非基于医疗目的,不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不符合相关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判决驳回其所有诉讼请求。

短评
该案作为 ** 我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 ** ,同样入选了去年的LGBT权益大事记,在去年的短评中,我们期待该案能在国家出台三胎政策、积极鼓励生育的背景下取得一个好结果,但却并非如我们所愿。
冻卵案引起热议背后,杂糅了社会观念变化、技术手段发展、法律规范滞后等多方面的问题,反映出的是对 ** 女性是否拥有身体控制权、是否拥有自主的生育权 ** 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石佳友教授认为,应区分冻卵和辅助生殖技术,冻卵不一定会直接导向辅助生殖技术,单身和已婚女性可能遇到的冻卵技术风险没有区别,朝阳法院一审判决的推理逻辑是值得商榷的。 ** [1] **
单身女性冻卵权利的实现直接关乎有生育意愿的多元性别女性群体的权益。在顺性别异性恋主流文化下,女同/双性恋等群体面临着多元性别身份带来的权益损失和社会认知上的更多阻碍。虽然我国法律并未否认单身女性的生育权,但这一方面的相关规范仍有缺失、保护仍然不足,比如前述与生育制度有关的规范制定时间较早,已经到了亟需完善的阶段。
[1] 新浪财经:《“单身女性冻卵案”一审败诉:单身女性生育权该如何合理保护?》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2-07-31/doc-imizmscv4239694.shtml
扩展阅读
03 南航空少就业歧视案一审败诉
——被停飞,不是“为我好”
** 【关键词】平等就业权 就业歧视 **
2019年10月,一段“南航空少电梯内骚扰醉酒男同事”视频在网络热传。当事人的视频在全网获得了4亿点击量与铺天盖地的批判。在被停职半年后,即使当事人柴某获得了领导要求的派出所无罪记录,航空公司仍停止与其续约,柴某不得已结束了五年的飞行职业生涯。
在网友的鼓励下,柴某决定针对 ** 名誉权 ** 向另一当事人、针对 ** 劳动争议 ** 向南方航空分别提起诉讼。
2020年6月,名誉权侵权诉讼案一审胜诉,再次成为了微博的热搜话题。法院认定热传视频中另一当事人的相关言论构成对柴某名誉权的侵害,构成诽谤,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022年3月,针对与南方航空的劳动争议,法院作出判决,认为南方航空对原告在工作中是否执行飞行任务属于被告的用工自主权范畴,并不违反法律规定,驳回了柴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短评
在本案的劳动争议纠纷中,在原告名誉权诉讼已经胜诉的情况下,在与南方航空的劳动争议中却依然败诉。 ** 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基于性倾向与性别认同的反歧视政策,迄今为止,中国法尚未界定“歧视”、“就业歧视”等概念。 ** 在司法方面,虽然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底新增了平等就业权纠纷的案由,但此案由仍放在一般人格权侵权案由之下,仍然无法解决就业歧视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赔偿责任等问题。当事人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与大公司打官司,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在 ** 我国公司文化建设中多元性别观念的缺失 ** 。南方航空在面对此事时,并未给予公平且合理的处置,甚至并未给予他的同性恋身份最基本的人格尊重,而是在侮辱他的“不正常“之后,告诉他:停飞,是“为他好”,是“保障飞行安全”。企业对于性少数群体应有平等态度,是吸引人才的需要,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
04 沈阳老年拉拉伴侣财产纠纷案
——生活50余年,我们不是“家里的陌生人”
** 【关键词】同性伴侣 财产权 **
辽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4月12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一份同性伴侣返还原物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显示,张佳(化名)和王兰(化名)系共同生活50余年的同性恋人。张佳因脑萎缩失去行为能力后,其妹以监护人身份将王兰诉至法庭,主张王兰“归还”其财产。沈阳中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佳的诉讼请求。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同性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不受婚姻法保护和调整,相关权属认定适用财产取得的一般规定。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短评
本案反映出当前我国法院在同性伴侣财产纠纷中的问题:在司法层面,由于同性情侣并不适用婚姻法有关规定,也不适用异性同居关系的有关司法解释,在适用法律时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 我国现行法并未对同性婚姻或者同性同居予以法律上的认可,同性伴侣间的事实同居关系一般被认定为“家里的陌生人”,通常被解释为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非亲密关系。这样的规定既不利于保障同性情侣的权益,也不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 **
扩展阅读
法律与法规
01 《妇保法》修订并于2023年实行
——二元框架下的妇保法如何保障多元性别女性权益
** 【关键词】多元性别女性 权益 **
2022年10月30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 (以下简称“《妇保法》”)修订完毕,并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始施行。修改后法条数量新增三分之一,在 ** 医疗健康、生育保障、平等就业、反性骚扰等 ** 领域制定了更为详细的规范,明确了歧视妇女的含义,强调加强对多重弱势身份的妇女的保护,可谓是一次大修。
在本次修订中,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从原来的第二条第二款提前至第一款,并新增第十条, ** 明确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凸显了立法对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视。

短评
对于多元性别社群中的女性群体而言,本次新修订《妇保法》的部分条款与自身权益保障密切相关。
本次修法针对妇女在恋爱、交友关系中遭受的骚扰和暴力, 进一步扩大了保护范畴 ,并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前述关系中, ** 是对《反家庭暴力法》的有益补充 ** ,为多元性别社群的权益保障提供了新的空间。具体而言, ** 对于在同性恋、交友关系中遭遇骚扰和暴力的女性 ** ,也可适用本条规定依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拓展了权益救济渠道。
尽管《妇保法》的修订是妇女权益保护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令人遗憾的是, ** 多元性别议题在本法的修订中未能得到充分考量 ** 。例如,《妇保法》在用词上依然沿用了 ** “男女平等” ** 的说法,而非社群所倡导的,更包容、更多元、更反对性别刻板印象的 ** “性别平等” ** 的表述。此外,新法对于非婚生育妇女的权益保障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单身生育、“A卵B怀”等多元性别社群中的常见生育情形可能会在技术与政策层面上面临难以突破的障碍,这也体现了本次修法的保守性。
扩展阅读
02 性别重置技术迎来新规
——这一次,我们的声音终被听见
** 【关键词】跨性别 自决权 性别认同 **
2022年3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开了最新版《G05 性别重置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该规定主要对性别重置手术进行了以下修订:在诊断证明方面,将“易性病”表述调整为不含疾病表述的“易性症”;同时,增加了对“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诊断同等效力的认可,进一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等国际规范的相关要求。在门槛要求方面,将手术年龄门槛降低至18岁,并强调有能力完成性别重置序列治疗。

短评
本次有关性别重置技术的修订是在《性别重置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的基础上完成的, ** 相比前版,新版规范降低了针对手术对象的部分门槛要求,并为其术后身份证件变更提供进一步便利,相关用词也更加性/别友好。 ** 这既体现了科学认知与技术的进步,也是社群多年来积极表达自身诉求的努力成果,这一修订不论从用词还是具体标准上来说,对于多元性别群体都是更加积极友善的。
但当前我国主流医学界对跨性别等多元性别的认知仍没能与国际充分接轨,如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11月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中,仍将跨性别描述为作为一种精神疾病的“易性症”,并给出了所谓的“治疗方案”。跨性别群体的平权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扩展阅读
社会热点
01 山东艺术学院高彦自杀事件
——往事并不如烟 勿忘玫瑰少年
** 【关键词】校园 性别暴力 歧视 **
据报道,高彦是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20级舞蹈表演专业学生,于9月10日在家中去世。此前网传据其好友晒出的聊天记录显示,高某疑似因同性恋身份一直以来遭到班主任的恶意歧视,最终不堪压力选择轻生。
事件发生后,尽管相关微博话题的词条有着高达8亿的热度,却因当事人的性少数身份,被反复撤下热搜。不少为其发声的博主(如主持人张大大)也被全平台禁言,目前微博的相关话题搜索仍显示“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内容不予显示”。
日前,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已组建由教育、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山东艺术学院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短评
2022年,山东艺术学院19岁的男孩高彦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相随着高彦一起离去,但由于其性取向疑似“悖离主流价值观”,自杀事件的热度在微博被一压再压,平台的所为再度恶化了多元性别群体的生存环境。
** 如果高彦真的由于性取向受到了来自班主任的不公对待,那么班主任的行为无疑侵犯了高彦的平等受教育权。 ** 平等受教育权是指从每一教育阶段的开始到结束,包括受教育过程中教育资源的获取、发展机会和学业评价等方面,不得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表达而做出任何不合理的区别对待。
该事件也反映出在防治校园性别暴力中多元性别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需要增进师生员工对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以及生理性别构造的多元状态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多元性别友好的校园环境。
02 清华学生因在校内放彩虹旗被处分
——厚德载物,载不起十面彩虹旗
** 【关键词】高校 处分 表达自由 **
7月18日,微信公众号“菠萝共和国”以《因放置10面彩虹旗,清华大学给予两名学生处分》为题发表文章,后遭平台删除。
据文章描述,清华大学的黄姓学生和李姓学生在5月14日下午,把十面彩虹旗放在校内天猫超市留言墙的小桌上。当天,两人就被校方要求约谈,两人之后被辅导员言辞威胁。事发超过一个月后,上述两名学生被下达了拟处分告知书,被分别处以警告处分和严重警告处分。
受到处分之后,黄同学和李同学相继向清华大学、北京市教委申请了行政复议,复查结论书均维持了原来的处分决定。11月,两位同学选择继续向教育部申请行政复议。

短评
清华大学彩虹旗事件,反映出的是 ** 大学内多元性别生存环境的倒退 ** 。大学曾被认为是包容和可以理性讨论的空间,高校的多元性别社团在2000年至2018年期间逐年增长,复旦大学的知和社曾被官方默许,甚至鼓励。
但校园多元性别权益的倡导在近年来愈发艰难,多元性别社团的生存境况也越发恶劣。 ** 在去年,中国多所大学的高校多元性别社团的公众号遭到封禁,变成了“未命名公众号”。 ** 如今,放置彩虹旗会被处以严重警告处分,国内高校的整体环境正一步步走向更加恶劣的境地。
03 中国同性伴侣通过犹他州线上服务实现结婚梦
——1场zoom婚礼,是我们爱的证明
** 【关键词】同性婚姻 线上结婚 **
美国犹他州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开始推出线上婚礼仪式服务,且该州承认同性婚姻,让人可以从申请结婚执照到完成结婚,都不必亲自到办公室办理,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整个程序。
这吸引了全球的同性伴侣通过Zoom在犹他州举行结婚仪式。当地官员称,自今年春季以来,来自中国同性伴侣的结婚申请数量明显增多。犹他州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验证申请人的身份,将护照或身份证照片与申请头像进行比较,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放结婚证。寻求在犹他州远程结婚的国际同性伴侣的数量排名显示,中国伴侣现在位居第二,仅次于不承认国内同性伴侣世俗婚礼的以色列。

短评
美国犹他州的线上结婚服务本是为了方便犹他州的居家情侣,却在偶然中成全了中国同性情侣的结婚梦。虽然在他国线上远程结婚很难被中国承认其效力,但这意味着,同性伴侣的爱情以某种方式被承认。
中国在1997年将男性同性性行为去罪化,于2001年将其从官方的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2019年《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次审议稿征求意见过程中,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共收到社会公众网上提出的23万余条意见。法工委发言人表示 ** 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所收到的主要意见建议之一 ** 。但《民法典》依然维持了现行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中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之路依然漫长。
04 药店卖雌激素药给初一男生被立案
——药店被立案,性别焦虑的孩子怎么样了?
** 【关键词】跨性别者 性别焦虑 医疗服务 **
据宁波晚报12月2日报道:一名初一男生因对身体发育产生焦虑抗拒,通过网络了解到有些药物可以缓解焦虑,便从7月份开始,长期服用在药店购买的雌激素处方药。因药店不应随意对孩子出售处方药,家长已投诉至相关部门。经初步调查,涉及本次事件的一家药店已经被立案。

短评
在本事件中,除了药店的售药问题,更需要被关注的是 ** 我国正规的跨性别医疗服务的缺失 ** 。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71.5%的跨性别者表示难以从医疗机构获取所需药物;81.7%的受访者认为相关的医疗资源不足。21年《温州晚报》报道引发社会关注的跨性别青少年通过QQ群获得激素药物事件,也反映出跨性别群体从正规渠道获取医疗服务的艰难。
对药店立案调查让事件看似已告一段落, ** 但孩子的性别焦虑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 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与尊重,是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用药指导和心理咨询。对更多性别焦虑的青少年来说,需要的是跨性别医疗序列的逐步建立和健全。
媒体环境
01 广电多次强调坚决抵制“娘炮”审美
——“娘炮羞辱”是针对多元性别气质的霸权
** 【关键词】性别表达审美 性别刻板印象 **
2022年7月4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在会上表示,“要坚持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健康审美情趣,坚决抵制病态整容、‘娘炮’审美、过度化妆、过度使用滤镜。”
而早在2021年9月2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共八项要求,其中第三项“坚决抵制泛娱乐化”下提到:“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
此前,网络主播 @风小逸 因所谓“娘系画风”而被举报封杀的示例也证实, ** 非传统性别气质在媒体层面会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 **

短评
正如波伏瓦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所谓的男性气质也不是生而就有的,而是由社会文化建构出的。如今,男性长得清秀是“娘”,用化妆品修饰自己是“娘”,打遮阳伞是“娘”……总的来说,所有不符合刚毅、勇猛、坚强的气质都算是“娘”。
而“娘炮”这个词被归属为贬义词,也与官方下场带头抵制“娘炮审美”有关。这实质是 ** 针对多元性别气质的霸权操练 ** ,“娘炮”一词不仅侮辱着男性,更暗含着对女性的不尊重。这一词语也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很火的流行词“女汉子”,在将女性比喻成男性的过程中同样暗含了对性别气质的偏见,将女性预设为柔弱温吞的形象,如果悖离了这个狭隘的设定就会被冠以“像男人”的称号。 ** 性别气质没有优劣之分,其本质是多元的。 ** 我们不应片面地将外貌和展现出的气质武断地划分为二元的男性或女性。
02 国外影视剧被删减“同志”镜头
——特供版里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 【关键词】审查 删减 社群可见度 **
2022年2月,美剧《老友记》在中国大陆各网络视频平台上架,随后被发现其删减大多数“同志”剧情,包括一对女同性恋伴侣的婚礼片段。
*详情可见: 《“这人能处,给我讲《<老友记>删减片段” | 从多元性别角度打开<老友记>》
2022年4月8日,《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在中国大陆上映,后被发现其删减了涉及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同性恋情的6秒台词和剧情。
华纳兄弟就此回应称:“在《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里,有6秒钟的片段被剪掉。为了符合当地的要求,华纳兄弟接受了这些改动,但影片的精神依然保持不变。”

短评
通过影视剧被删减程度这一侧面,可以窥见国内这几年对同性影视剧尺度把控的变迁。
事实上,从2016年1月,描写两位男性之间爱情的网剧《上瘾》永久下架开始,呈现同性恋情的内容就遭受越发严格的监管。2019年《波希米亚狂想曲》的引进版将描述主角同志身份的剧情以及相关同性情节全部删除,同性间接吻、拥抱的镜头在审查严格程度上得到了和血腥、暴力镜头一样的待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 42 号《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了境外电视节目中不得载有的内容, ** 而同性情节并非规定的“不得载有”的内容 ** 。多元性别社群平权的实现离不开社群可见度的提升,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同志群体,影视作品中不能没有同志群体的身影。
03 媒体打码@一食纪 离世前出柜视频** **
——1个同性恋在互联网上的2次死亡
** 【关键词】出柜 忽视 生存重压 **
2022年5月5日夜间,美食视频博主 @一食纪 在B站定时发布了一则以《谢谢,再见。》为名的视频,在视频中公开了自己的gay身份,并表示「当你们看到这条视频时,我已经不在了」。视频发布后立即引起粉丝在线联动救援,但后经证实 @一食纪 已离世。
然而,2022年5月6日,隶属于《湖北日报》的“极目新闻”在短视频平台报道本事件时, ** 用马赛克抹去了视频中出现的“我是gay”字样 ** ,在网络上引起大量争议和不满。

短评
@一食纪 用生命终结作为出柜的代价,他说:“不用躲躲藏藏的感觉很好”,但 ** 他用生命换来不用躲藏的一瞬,却被一条马赛克抹去 ** 。
各种研究显示,同性恋是抑郁症高风险群体。长期以来,东亚文化下的中国多元性别群体面临着比主流群体更大的生存重压,内化的恐同心态容易让人始终生活在极度压抑和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之中。
多元性别群体的痛苦也同样容易被主流媒体所忽视,就像“我是gay”这样一句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句子却被轻飘飘抹去一样,这些痛苦需要被看见,需要被正视。
04 各地针对“耽美”等内容书刊进行清场下架
——同性之爱,不是你口中的“淫秽物品”
** 【关键词】书籍 审查 出版自由 **
2022年5月到7月, ** 多地基层突然针对“耽美”“性少数”等议题或内容的书刊进行清场、下架或审查 ** 。
以福建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公示的文件《2022年全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暨“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为例,该文件称:“重点查处网络传播…性暗示、软色情、欺凌暴力等有害音视频,打击制作贩卖“耽美”…LGBT(性少数群体)主题非法出版物、盗版儿童图画书和中小学教材教辅等行为,加强对动漫、网剧、网络综艺节目等的涉未成年人内容监管审查……全省各地坚决防止‘耽美’文化进入基层公共文化场所,福州市收缴‘耽美’类非法出版物71册…泉州市查办了‘李某茹走私淫秽物品案’,涉案人员走私淫秽‘耽美’类小说并通过网店销售牟利……”
除了福建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该份文件之外,相似、相近内容的文件在四川省、内蒙古等地基层部门官网等网络平台均有公示发布。

短评
针对“耽美”、“性少数”作品的审查和清场行动不仅是 ** 对文艺作品创作自由与出版自由的扼杀 ** ,更不利于营造多元性别友好的社会氛围。
对性少数相关内容的出版物的封禁一方面 ** 于法无据 ** ,另一方面也使性少数相关主体成为文艺作品的“禁忌之地”,这同样不利于提升性少数群体的社会可见度,也给相关图书的受众人群贴上了“不良行为”、“错误爱好”的标签。
结语
在今年的法律动态篇中, ** “死磕” ** 或许是很多案件最贴切的形容词。长隆案当事人190元的赔偿请求、徐枣枣准备继续提起上诉、南航机长对诽谤者和大公司的反击……“死磕”也并非没有意义,多元性别群体的诉求需要被看见。 ** 只有被看见,也才有改变的可能。 **
正如长隆游乐园当事人所说:“我只是不想我的女朋友觉得和我恋爱是天然需要忍受不公平待遇的,我希望我们的爱不被歧视,这个群体的爱不要被轻视。谢谢你一直没有说‘算了’‘忍一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人不发声,有可能永远无人发声, ** 所有合理合法,都是要靠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去争取的。 ** ”
而从社会热点事件中可以看出, ** 当前传统性别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并在政策上存在被强化的趋势 ** ;同时,多起校园霸凌与歧视事件,凸显了 ** 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与全面多元性别教育 ** 的重要性;此外,在日渐增大的外界环境压力下, ** 多元性别的生存环境与言论空间进一步恶化,同志议题的政治敏感度提升,社群在夹缝中生存。 **
但是我们相信,每个声音都应该被听见。每个人能应有平等的权利爱自己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因为性/别受到阻碍。因此,校园性别暴力受害者的声音需要被听见;批评媒体污名化性少数的声音需要被听见;高校学生主张自己创作与表达自由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 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